首页 | 本学科首页   官方微博 | 高级检索  
文章检索
  按 检索   检索词:      
出版年份:   被引次数:   他引次数: 提示:输入*表示无穷大
  收费全文   2篇
  免费   0篇
外科学   1篇
综合类   1篇
  2010年   2篇
排序方式: 共有2条查询结果,搜索用时 406 毫秒
1
1.
目的 观察IGF-1(胰岛素样生长因子-1)、OP-1(成骨蛋白-1)在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.方法 利用Lindblom折尾加压法建立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,将外源性IGF-1,OP-1在不同时间、不同部位分两次向同一退变尾椎椎间盘髓核内注射.4周后取材,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、厚度,软骨陷窝中细胞密度,分析AB-PAS染色标本髓核中蛋白多糖的MOD值.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鼠尾椎椎间盘软骨板内细胞PCNA表达情况,计算阳性表达率.结果 ①HE染色:与对照组比较,OP-1组内层纤维环胶原增粗,排列整齐,陷窝中细胞密度高.两实验组髓核完整性较好,无明显缺失.②AB-PAS染色:与对照组相比,IGF-1,OP-1组椎间盘厚度均增加,髓核的MOD值增加,两实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.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:OP-1组软骨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高于IGF-1与对照组.结论 ①鼠尾椎椎间盘内注射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细胞增殖,增加胶原和蛋白多糖释放,从而促进退变椎间盘的修复;②在PGs合成方面,两生长因子效果无明显差异,OP-1促进细胞增殖、胶原合成、逆转退变过程的效果优于IGF-1.  相似文献   
2.
目的: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(PVP)治疗多发性胸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。方法:对28例多发性胸椎转移瘤患者的104个椎体在G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PMMA)骨水泥成形,术后1周、3个月、6个月、12个月时对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级,术后1年时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(ADL)量表对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,同时观察术后病椎椎体形态学变化和椎管内肿瘤的浸润程度。结果:104个椎体穿刺全部成功,1例1个椎体有骨水泥进入相邻椎间盘,无椎管内渗漏和肺栓塞等并发症。PVP后各时间点疼痛缓解率均80%;术后1年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(P0.01)。PVP术后1年时椎体前缘、中央、后缘高度与PVP前无差异(P0.05);4例患者的5个病椎有椎弓根的浸润并突入椎管内,其余椎体和附件未见肿瘤进一步浸润。结论: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胸椎转移瘤安全可行,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,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并可显著预防椎体进一步塌陷,同时延缓和降低了椎管内肿瘤浸润的发生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1
设为首页 | 免责声明 | 关于勤云 | 加入收藏

Copyright©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09084417号